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曾经有个业界大佬说过一句话:每天早上起来,看看福布斯排行榜,里面没有我,赶紧收拾收拾去公司。能进福布斯榜单,钱够多就行,但要进《时代》的榜单,这个问题就要复杂很多了。

 

    今天《时代》周刊公布了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TOP100榜单,我将每一个榜单中的名字都看了一遍,里面有非常熟悉的,也有闻所未闻的。作为最权威、影响力最广泛的评选,时代百人榜既是大家品头论足的谈资,也不可避免地招来争议、非议。

 

      榜单中的华人、科技类人物是我最关注的。如果要用一个词来点评这个榜单,“蹊跷”最合适。下面几个现象是我的发现:

 

乔布斯是思想家?


     今年的榜单采纳了4个分类:leader(领袖)、hero(英雄)、artist(艺术家)、thinker(思想家)。乔布斯的入选当然无可争辩,但有意思的是,他被放在了“thinker”里。

 

     思想家?为什么不是“hero”,“leader”也好啊。《时代》在评选点评里说“乔布斯带给了我们Mac电脑和iPhone手机等产品,这些产品就像干净、明亮的窗户,以优雅、自然的方式融合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概只有“思想家”才能做到如此的“随风潜入夜”吧。

 

     也可能是翻译的缘故,这里的“thinker”不该翻作“思想家”,而是“思考者”更为贴切,这与乔布斯的创新思维和对体验的极致追求十分吻合。当然,“thinker”分类的第一名是个建筑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也在这个分类。

 

韩寒入选,应是80后网民的胜利?

 

     韩寒入选在“艺术家”榜单中,排名24位。韩寒的入选势必充满争议,很多人认为“还差点火候”,韩寒自己也在博客中说“非常的惭愧”,但正如当年李宇春登陆《时代》封面一样,背后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草根网民。

 

     之前发生的一切,相信各位已经了解。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韩寒在《时代》评选的投票让评委异常折腾。来自中国的80后网民黑压压地将票数推到了云端,最终列第三,以至于评委相当矛盾,一方面“韩寒在国外影响力很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无法面对投票的结果。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折中的结果——韩寒入榜,但排位并不起眼。看来不仅仅人中国人喜欢当好好先生,老外也需要搞平衡。

 

两个美国总统隔空对话?

 

     这次“好色总统”比尔·克林顿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都入选榜单,克林顿的入选源于其在海底地震中的公益表现。

 

     我一直认为,克林顿对互联网的贡献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他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并将此视为未来美国新型社会资本的核心,几乎可以说,没有克林顿,就没有今时今日的美国互联网。而互联网经对美国经济GDP的贡献也逐年上升,这与克林顿当年的深谋远虑,有直接关系。

 

     而对于现任的奥巴马,大家已经对他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在选举中力挫不懂互联网的戈尔津津乐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克林顿栽树,奥巴马乘凉,一点都不夸张。如今两个总统同现榜单,也算是隔空对话了一次。

 

全球互联网唯一入选者?

 

    作为互联网观察者,我当然最关注互联网人物,但我从头到位翻了一遍,又从尾到头再翻了一遍,发现一个神奇的事实——Robin Li是这个名单里唯一一个互联网从业者。

 

     Oh my lady gaga!没有盖茨,也没有Google布林、佩奇等人,爆火的Facebook扎克伯格也不在,唯独只有李彦宏。除了感叹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庞大的市场,以及百度在资本市场上的强势(今天百度股价已破700美元),我还能说什么?

 

     2010年对李彦宏和他的百度绝对是美好的一年,份额、业绩、股票、外界的掌声……或许正该如《时代》的点评所说,李彦宏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专注如一10年就干了搜索一件事,现在身家35亿美元;二是他独特的判断和眼光,10年前就认识到了中国市场机会。这个评语是《财富》亚洲主编Bill Powell写的,还算独到。

 

李彦宏的入选,背后夹杂着多种元素——中国崛起、搜索引擎、互联网大潮、新经济偶像,甚至李彦宏一表人才的外形。


上一篇: 中国互联网百花齐放才是春
下一篇:重庆IT卖场大火考验厂商渠道关系

1条评论

  1. 而对于现任的奥巴马,大家已经对他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在选举中力挫不懂互联网的戈尔津津乐道。

    ???戈尔参选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