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两件有趣的事:一是,我眼中的“两会”,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绝妙的公关平台;二是,关于打击讯雷的幕后策划者的猜想。
先说说第一点。“两会”的有些提案简直就是隐晦一点的公关稿,把自己想要说的,通过××委员、××人大代表的嘴巴说出来,义正词严,呜呼歪哉。这种“自上而下”的公关策略的确是十分厉害,起让码竞争对手很难正面接招。
诚然,政府公关是一门科学,但这个“人大代表公关”怎么看,怎么像使绊。长此以往,“人大代表”恐怕得沦为“厂商代表”,“两会”恐怕免不了给人“注水猪肉”的感觉。
或许“人大代表”参与公关事件是件你情我愿的事,不过无端端被人揣上一脚就很窝火了,比如讯雷心里就很不痛快。
到底是谁在“搞”讯雷,比“讯雷被搞了”有趣得多。腾讯?265?百度?……似乎谁都找得到理由,可能答案一目了然,但也可能敌人正是朋友,可能被“搞”了能振臂一呼要上“核武器”,也可能一个“核弹”下去发现炸到了自己人。
一天,一家公司大喊一声“妈的,谁在阴我?”,结果所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得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蛋的都红红的,因为,每个人的屁股都不干净,每个人都使过绊,也被人使过绊,甚至是两两都互绊过。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未分类 — 陈佼 @ 22:24
上一篇: 如果“张钰事件”再来一次
下一篇:见牛人:想在阿里巴巴开店的盲人
发表评论